
HASHKFK
BETHASH官方网站(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一年前我站在这里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拐点。当时我们的政策利率已维持在5.25%-5.5%区间逾一年,这种限制性政策立场对抑制通胀、推动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可持续平衡至关重要。彼时通胀已大幅接近目标,劳动力市场也从此前的过热状态降温,通胀上行风险有所减弱。但失业率却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从历史数据看,这种幅度的失业率上升通常只在衰退期间出现。在随后的三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中,我们重新调整了政策立场,为过去一年劳动力市场在充分就业附近维持平衡奠定了基础。
劳动力市场就是典型例子。本月初发布的7月就业报告显示,过去三个月非农就业新增人数月均仅3.5万人,远低于2024年月均16.8万人的水平。由于5月和6月的前期数据被大幅下修,此次就业增速放缓的幅度比一个月前评估的更为显著。但就业增速放缓似乎并未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大幅闲置(这是我们希望避免的结果):7月失业率虽小幅上升,但仍处于4.2%的历史低位,且过去一年总体保持稳定。其他劳动力市场指标也基本未变或仅小幅走软,包括辞职率、裁员率、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比,以及名义薪资增速。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同步放缓,大幅降低了“维持失业率稳定所需的临界就业新增量”。事实上,随着移民人数骤降,今年劳动力增长已显著放缓,劳动力参与率近几个月也小幅下降。
关税对消费价格的影响现已清晰显现。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这种影响将持续累积,但具体时机与幅度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而言,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价格上涨是否可能显著增加持续性通胀风险?一个合理的基准假设是,关税的影响将相对短暂属于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变动。当然,“一次性”不意味着“一次性完成”:关税上调仍需时间通过供应链与分销网络传导至终端价格,且关税率仍在变化,可能延长调整过程。
接下来我将转向第二个话题: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建立在国会赋予我们的法定使命之上为美国民众促进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我们始终坚定致力于履行这一使命,而框架修订将在广泛的经济环境中为这一使命提供支持。我们修订后的《长期目标与货币政策策略声明》(以下简称“共识声明”)阐述了我们如何追求双重使命目标,其目的是让公众清晰理解我们的货币政策思路这种理解对透明度与问责制至关重要,也能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上一次框架评估时,我们处于“新常态”:利率接近有效下限(ELB),同时伴随低增长、低通胀与极平缓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通胀对经济闲置的敏感度极低)。对我而言,能体现那个时代特征的数据是: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机(GFC)爆发后,我们的政策利率在ELB停留了长达七年之久。在座许多人应该还记得那个时代的增长乏力与复苏缓慢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即便经济仅经历温和衰退,政策利率也会迅速回到ELB,且可能再停留很长时间。若经济疲软,通胀与通胀预期可能下降,而名义利率被锚定在零附近,实际利率会随之上升;更高的实际利率将进一步抑制就业增长,加剧通胀与通胀预期的下行压力,引发不利循环。
此前将政策利率推向ELB、并推动2020年框架调整的经济环境,被认为源于缓慢变化的全球性因素,这些因素本可能长期持续若不是疫情的爆发⁸。2020年共识声明包含多项应对ELB相关风险的内容(过去二十年,这类风险日益突出):我们强调长期通胀预期锚定对实现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目标的重要性;借鉴大量关于缓解ELB风险策略的文献,我们采用了“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一种“弥补性”策略,以确保即便在ELB约束下,通胀预期仍能保持锚定⁹。具体而言,我们当时表示,若通胀持续低于2%,适当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推动通胀温和高于2%。
今年的评估考量了过去五年经济形势的演变。在此期间,我们发现,面对重大冲击,通胀形势可能快速变化;此外,当前利率水平也显著高于全球金融危机至疫情期间的水平。目前通胀高于目标,政策利率处于限制性区间(在我看来,是温和限制性)。我们无法确定长期利率最终会稳定在何种水平,但中性利率可能已高于上世纪10年代这反映了生产率、人口结构、财政政策及其他影响储蓄与投资平衡的因素变化。评估过程中,我们讨论了2020年声明对ELB的关注如何让我们在应对高通胀时的沟通变得复杂。我们得出结论:过度强调特定经济环境可能引发困惑,因此对共识声明做出了几项重要调整,以体现这一认知。
通胀预期的锚定,对我们在未引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抑制通胀至关重要:当不利冲击推高通胀时,锚定的预期有助于通胀回归目标;当经济走弱时,锚定的预期能限制通缩风险。此外,它还能让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支持充分就业,同时不损害物价稳定。修订版声明强调,我们承诺将采取有力行动确保长期通胀预期保持锚定,这对实现双重使命目标均有益。声明还指出,“物价稳定对健康稳定的经济至关重要,也有利于所有美国人的福祉”这一观点在“美联储倾听”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过去五年的经历痛苦地提醒我们,高通胀会带来深重困难,尤其是对那些最无力承担生活必需品涨价的人群。
我们仍持这一观点,但“缺口”一词的解读并非总能符合我们的初衷,引发了沟通挑战尤其是,使用“缺口”并不意味着我们承诺永远放弃“预防性政策”或忽视劳动力市场紧张。因此,我们从声明中删除了“缺口”表述,转而更精准地指出,“委员会认识到,就业有时可能高于对充分就业的实时评估水平,而不一定引发物价稳定风险”。当然,若劳动力市场紧张或其他因素构成物价稳定风险,采取预防性政策可能仍是必要的。